钙钛矿电池步入量产元年!协鑫朱共山:2027年光伏将超过煤炭成为第一大能源

钙钛矿电池步入量产元年!协鑫朱共山:2027年光伏将超过煤炭成为第一大能源

5月23日,第十六届(2023)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(上海)大会暨展览会(SNEC)在上海拉开帷幕。协鑫(集团)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共山受邀出席开幕式并发表《大变局时代的新能源生态跃迁图》的主题演讲。

除了协鑫董事长的身份,朱共山担任全球绿色能源理事会主席、亚洲光伏产业协会主席、SNEC大会执行主席。

图片来源:SNEC

朱共山发表主题演讲时称,在世界经济普遍低迷的环境下,以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逆势增长,成为屈指可数的优质产业赛道。“我们正处在一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,新科技革命、新材料革命、新产业革命的浪潮席卷而来。正如人们用经线和纬线来标注地图一样,当前以及未来的新能源产业地图,也存在着两条明晰的‘经纬线’:一条是‘时代之变’的创新金线,一条是‘产业进化论’的科技银线。”

朱共山将新能源生态跃迁概括为三个阶段:产业蝶变、迭代升级与边界突破。

在产业蝶变阶段,光伏等新能源已站上“时代C位”。2022年8月份,中国光伏发电装机首次超越风电;今年3月底,光伏累计装机量超越水电,成为新能源“老大”、全国第二大电源。朱共山表示,预计今年全世界光伏新增装机将在350GW左右,明年累计装机量很可能将超过水电,2026年将超过天然气,2027年将超过煤炭成为第一大能源。

“新能源正在改变世界,我们需要用跨界思维,在新的时空坐标之下,重新认识、重新定义新能源的跃迁之道。今天,当我们在谈光伏的时候,其实是同时在谈风光储氢氨等新能源,以及源网荷储的多元化变革,包括数字能源革命所带来的新型电力系统。下一步,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将与高比例电力电子设备‘双高’叠加,数字技术+电力电子技术构成的新型数字能源系统,将以自动调节、智慧运行、动态平衡的方式,构筑经济社会发展的底座。在这个新型的数字能源系统中,AI以及AI的三大核心基石——数据、算力和算法,以及数字孪生、移动储能、虚拟/增强现实、生物技术、人机交互与认知等革命性的科技,都将与新能源系统产生友好而紧密的‘光合作用’。”朱共山阐释道。

在前段时间的巴菲特股权投资大会上,巴菲特有40次提到了能源,其投资收益的四大引擎之一就是新能源。巴菲特认为,这是“我们最后的巨人”。“我个人觉得这个比喻非常形象和准确,在应对气候变化,推动全球碳中和的道路上,新能源也是我们最后的巨人”,朱共山说。

在迭代升级阶段,硅能源将在新型电力系统中扮演重要角色。事实上,碳中和正在催生一场“硅基能源”取代“碳基能源”的清洁替代革命,能源转型的实质,是以“硅能源”为代表的清洁能源,替代传统的“碳能源”。在同等质量下,硅能源净产出的能量是碳能源的千倍以上。在硅与光的组合方面,假设地球表面的一半铺满光伏组件,大概只需要两三小时的发电量,即可满足全球一年用电需求。从硅基到系统再到电,能量回收期只有1年左右,应用碳足迹最低的GCL-FBR颗粒硅材料可以缩短到七八个月,全生命周期电力投入产出比达到1:64左右。

在硅光互促、一体发展的路线图上,多种技术路线百花齐放。但透过现象看本质,归根结底是关键材料、核心工艺与生产装备的“单点突破”,推动了产业链“全链起舞”。TOPCon、IBC、HJT异质结等N型电池技术,凭借后发优势异军突起,盈利溢价持续拉大,N型电池产业赛道上的新一轮竞赛已经展开。N型电池时代,GCL-FBR加CCZ的技术组合,也将以成本、效率、品质和碳足迹等优势,助推电池产业沿着新技术的路径向上发展。

朱共山还提到了当前备受关注的钙钛矿电池技术。他认为,从2023年开始,钙钛矿电池技术将正式步入量产元年,在跨越量产这道最主要的门槛之后,钙钛矿将阔步迈向实证应用的新纪元。“从小面积到大尺寸、高效率,从实验室到生产线、产业化,从单结到与晶硅叠加,目前转换效率已经达到30%以上,即将开启一个巨大的光电应用新空间。钙钛矿将出现在柔性可穿戴电子设备、轻量化便携发电装置、汽车、光伏玻璃建筑一体化、电脑、手机等消费终端,近距离嵌入人们的衣食住行用之中。”

在边界突破阶段,能源转型变革的上半场主要是能源系统电气化,下半场是电力系统低碳化、数字化、智能化和去中心化同频共振。

当算力成为数字基础设施,恰逢新能源在双碳目标的背景下“C位”出道,充当起未来绿色低碳世界的托底角色,一场新能源领域的边界突破正沿着三条主线展开——新型电力向跨行业、跨领域协同转变,各产业用能方式向绿色低碳转型,数字要素潜能被充分激活。“风光储氢与大数据、去中心化身份(DCI)、数字人类、基础模型、机器学习、动态风险治理、元宇宙、智慧城市、智慧交通、自动驾驶、云计算、区块链、物联网等深度融合。”朱共山预测到。

万物互联,电是根本。朱共山认为,“能源AI”将成为下一个投资热点。“到2050年,电力占能源消费的比例将由现在的21%增加到51%,算力作为新型生产力将和新智造镶嵌在一起,成为用电大户之一。AI催生数字镜像世界,算力让镜像更精准,电力让镜像更稳定和清晰。”

新能源革命正以燎原之势,席卷着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,能源科技创新进入持续高度活跃期,风电、光伏、储能、氢能、甲醇、氨能等一大批新能源技术加快迭代。朱共山指出,科技是“第一能源”,材料是“第一基石”,光伏平价的下一站,是锂电平价、储能平价,再往下,随着西电东送、西氢东输、西算东数的推进,电力消费新模式不断涌现,安全高效、清洁低碳、柔性灵活、智慧融合的新型电力系统呼之欲出。

“储电、储热、储气、储氢等覆盖全周期的多类型储能将协同运行;‘硅光氢’向化工领域延伸,构建零碳经济的新范例;新能源、氢燃料电池汽车替代传统汽车,电动汽车作为移动储能单元、分布式能源的节点,在‘云大物移智链边’技术的赋能下,与风、光、氢、氨等新能源电力、特高压、坚强智能电网,以及虚拟电厂、可中断负荷等用户侧优质调节资源一起,共建新型电力系统。”朱共山进一步描述了未来的新型电力系统及新能源应用场景。

最后,朱共山对光伏行业提出了四点建议。

一是理性第一,有序进化。从野蛮扩张、无序生长、大起大落的历史周期波动中汲取教训,从冲动盲目型投资向理性稳健型投资转变,瞄准迭代趋势,基于供需内在逻辑,竞合发展,共生共荣。

二是科技为先,创新为王。回归到新能源发展的第一性原理——基于科技提升带来的成本经济性,我们就会发现,迭代是客观规律,升级是必然趋势,我们要抓住规律,与大趋势共成长。在关键技术攻关研发方面,携手合作,取长补短,抓住科技进步、模式创新、材料革命、装备革命、应用革命的轴线,共同解锁未来的绿电低碳智慧空间。

三是接轨国际,统一标准。在碳足迹基础数据库、碳足迹评价方法与流程、碳中和认证等方面统一标准,完善流程,确立模型,与国际接轨。

四是跨界融合,协同发展。既带着置身其中的沉浸式热爱,也需要用“第三只眼”跳出来看的视角,推动新能源跨行业、跨领域拥抱变革。摆脱低层次的行业内卷,走差异化、互补化协同发展之路。尊重知识产权,共同保护行业创新成果,引导产业高质量发展,力促双碳目标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责任编辑:

发布于:广西百色田东县